4月8日上午9時許,來自常州大學儲教授、南京大學謬教授等領導來我司參觀考察,公司副總方俊杰熱情接待。
主要討論了產學城融合的概況及石墨烯互新材料的應用、聯網+......產城融合是在我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相對于產城分離提出的一種發展思路。要求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城市沒有產業支撐,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產業沒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轉”。城市化與產業化要有對應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脫節分離。而且產城融合發展并不是一跳而就,因此全面理解產城融合的內涵,有利于提出更為合理的規劃建議。
產城融合社會意義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城市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城市和產業共生、共利。具體意義體現在: 1、有利于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化,擴大產業空間加速產業聚集; 2、有利于增加就業人口,規避盲目城市化帶來的空城現象; 3、有利于構建城市產業生態體系,增強產業自我更新能力; 4、有利于城鎮化有序推進,促進城市一體化建設。
產城融合,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什么產?什么城?怎么融?近年來,常州以開闊的視野積極探索,一條清晰的路徑逐步顯現出來,那就是在產業升級、城市發展、民生建設、社會管理等各領域全面植入智慧因子,用智慧作為粘合劑,既催生出許多新的產業,還將產業和城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而實現產業轉型重構和城市價值再造,使全市走上“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宜居宜業、融合發展”的新路。
常州西太湖,石墨烯的產業化發祥地,強度是鋼鐵的200倍,卻如此輕薄——1盎司石墨烯可以覆蓋28個足球場;一立方英寸石墨烯氣凝膠放在一片草葉上,草葉不會變形……被譽為“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載著無數產業想象空間。
謀大勢,方成大事。石墨烯產業的生根開花并非是無心插柳,而是前瞻謀劃。早在2012年,常州市、武進區、西太湖科技產業園就由三級財政出資5000萬元,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共同刺激新興產業從“休眠態”轉變為“激活態”,合力形成催化劑效應。目前,國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正式獲批并落戶西太湖科技產業園,這是全國首個“國字頭”的石墨烯產業化基地。
CopyRight ? 2019 江蘇亮彩電子有限公司 蘇ICP備案:蘇ICP備2022042462號-1